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等清宫散佚山水手卷展出

“咫尺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1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展出32件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其中18件清宫散佚文物为首次集中展出。

展览现场

展品包括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卷》、元王蒙《太白山图卷》、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等清宫散佚文物,大部分作品被清皇室《石渠宝笈初编》收录。

北宋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近景可见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景遥观宫殿密布,塔影隐现。李成的艺术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影响很大。此画历经南宋贾似道、元代鲜于枢、明项元汴等名流收藏,后入清宫内府,上有百余方收藏印迹。

清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清代王原祁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供奉内廷,负责鉴定内府收藏历代书画,主持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南巡,游览西湖时御题西湖十景并刻石建碑。为记录此次南巡,王原祁画了这幅《西湖十景图》全景山水画。此卷可说是王氏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品,曾经清宫《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西湖十景图》局部

《西湖十景图》局部

山水画最初作为人物画的补景出现,在隋唐时逐渐独立,至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一直对山水寄予了深沉的情感,山水画因此成为中国画的大宗而延绵不绝,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据辽宁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画有手卷、立轴与册页等不同的装裱形式,其欣赏方式与装裱形式紧密相关,手卷最适合表现连绵不绝的山水景物。中国古代画家在手卷上绘制山水时,尤其注重布局,努力在咫尺之内呈现出千里之遥的意境,因此也以“咫尺千里”来形容山水画水平的高超。

峰峦浑厚图卷 明董其昌 绢本设色 纵21.2厘米 横159.5厘米

随着手卷的徐徐展开,一幕幕秀丽壮阔的大好江山接踵而至,近在咫尺之间,使观者好似身临其境,同时古人的精神也通过一件件古代山水画卷得以传承。民众亦可从中感悟到咫尺之间卧游山水的悠然自得与畅快淋漓。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结束。

重点展品

太白山图卷(局部)元王蒙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又号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画风深受外祖父影响,又参酌唐宋诸家,自出新意,独具风貌。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此图绘宁波地区的自然山水风光,主要以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等地的景物为中心,寺庙规模宏伟,山峦绵延起伏,苍松蓊蓊郁郁,溪桥流水娟娟,前去寺庙进香朝拜的人群三三两两,官员们骑在骏马之上,威严异常,僧侣们往来穿梭。此图画风主要呈现的是王蒙的典型风格,主要以牛毛皴、解索皴和点子皴为主,设色雅致,色彩主要以花青和朱砂点染。此图卷首处有小字篆书“太白山图”。卷后有印章名款。可能原藏家因担心受到胡惟庸案牵连,将印章连画尾剪掉一条,事后才又补上,所以至今痕迹犹存。画卷前有乾隆“松岫香台”引首,画面上有清高宗弘历的长题,拖尾有元末明初的名僧宗泐、守仁等人的题跋,并有项元汴书小记一段,曾经清宫《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峰峦浑厚图卷 明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巨,笔致清秀中和。提倡“南北宗”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图绘江南秋色,峰峦临江,延绵叠嶂,松柏苍翠,红叶点点,曲渚茅屋,山村散落,小桥与轻舟相呼应,云海与山岭共磨荡,一派秋高气爽、景致宜人的意境。以披麻皴画出山骨,浅绛着色,加之青绿、朱砂的使用,浑厚华滋,秀润可爱。构图气势开阔,画幅虽狭小,而无局促的感觉。用笔苍润,功力深厚,当属作者晚年得意之作。此图曾为程祖福、周怀民递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