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现状:宝贝去哪了
宝贝去哪了?
——谈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现状
文_李峥
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宣布,32件中国春秋时期的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遭到大规模盗掘,在公安机关与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之下,部分文物已经追缴上来,但是仍然有不少文物流失到海外。20多年后,经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与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这32件“留洋”法国文物终于归来了。
32件秦国金饰片是归国了,但仍有很多中国文物流失在海外。人们不禁追问——为何会有如此多“宝贝儿”离开祖国?而上述事件,也让人们尤为关注中国文物的保护,并重新探讨怎样防止文物流失一事。作为象征着中国灿烂文明的“宝贝们”到底是怎么“丢失”的,这些“宝贝”又有多少呢?
流失的“宝贝儿”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186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到西北地区遭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国等国的66次“考察”,再到1899年安阳殷墟甲骨文的海外流失,再到辛亥革命后文物的大量被盗,再到末代皇帝溥仪带走的大量文物……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文物走私盗墓狂潮。针对中国文物的剿袭,真是一批又一批、一浪接一浪。
这些被掠走的文物散落在什么地方呢?据统计,日本约有360万件;法国约有260万件;美国约有230万件;英国约有130万件;德国约有30万件;加拿大约有20万件,另有大量文物流失至俄罗斯、瑞典、瑞士、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处。但具体到每一件文物的详细下落时,却没有人能够准确指出。
中国文物界廿载光阴怪现状
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古文明,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和骄傲。事实上,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还生存在本土的民族国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国家的文明或许还“残存”于世,可是其民族却并没有始终生存在历史上本属于他们的疆土之上。而中国则不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在当今依然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场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今天焕发着朝气与生机。
但自晚清民末以降,中国社会局面的动荡让不少“宝贝”不能生存在“母亲”身旁。近年上映的电影《十二生肖》中,人们或许还能找到当年“觊觎者”、“强取豪夺者”的影子。电影中,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也尤为引得国际社会的重视。于是,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富商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高价拍卖来的铜像捐赠给国家一事,也尤为引人瞩目。众多散落海外的文物,更是让国人纷纷叫屈——为何属于中国的东西竟要高价拍卖回来?
纵观这20余年,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全中国之后,由南至北刮起了一股商业新风,不少“宝贝”也变为了拍卖场上的常客。这些“宝贝”在国际通行商业法则与交换原则的庇佑之下,顺畅地被贴上了国际通用的VISA,所向披靡。除却正规拍卖,当下中国文物界可谓是乱象频现。著名收藏家、鉴定专家王立军就曾坦言,当下中国文物界之乱与专家队伍之乱不无关系。诚然,专家之乱就如同标准乱,也就如同一个地区的公检法乱。标准与尺度的乱是最要不得的,因为这会导致文物界真真假假纠纷不断的混乱局面。鉴定专家若是因为一些利益的驱动去给一些赝品开证书,这就是在挑战“宝贝”生存的合理空间。而事实上,这些“挑战”无处不在。专家队伍的庞杂与混乱,相关机关与有关部门的监管失职都在极大程度上有碍于这些“宝贝”生存在中国这片神奇疆域。
流失的“宝贝”有几何
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人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答案。据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而上文所提及的《十二生肖》中所反映的,则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所犯下的烧抢豪夺之罪状。
梳理历史,人们会瞠目结舌,因为流失的“宝贝”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在这个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宝贝”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近20年来流失的却越来越多。除了前不久人们发现的肉身佛像外,仅仅在英国各大博物馆就收藏有中国历代文物百万余件。据报道,近日针对近十年来海外流失的文物摸底的书籍——《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面试,首次披露了这家英国博物馆珍藏的195件中国文物。而该书也首次公布了一组骇人听闻的数字——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余件。
在这164万多件文物之中,不乏有精品、孤品。比如: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墨竹图》等,这不禁让人唏嘘。这本大型学术性系列丛书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扩大规模到二三十卷。这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流失、散落在海外的“宝贝儿”逐渐浮出水面。
“宝贝”是否该有疆土之限
在当下这个信息数字化、大数据凸起的年代中,谈流失文物的“籍贯”、回归或许一部分人会有不同的声音。他们会觉得一切的事物都在国际化,互联网也实实在在地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这些“宝贝”若是平安无事地安放于其他地方或许也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跳出民族国家之框架,从文明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宝贝”确实是可以被喜爱它、珍惜它的人们所珍藏和保管的,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情况则稍有例外。比如被盗墓者、文物贩子偷走的文物。对于生与斯、长与斯的人而言,这些文物原本就存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一族一家人的信仰、也存有这些人的寄托。正是这些寄托能够让一方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有所归属、有所安放。但这些文物若被盗,被“正大光明”地留在他乡,人们的思乡之情又如何寄托、如何安放呢?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中国流失文物并不适用。我们非但不认同这种观点,还应该对盗墓、偷卖、偷换、偷运文物的行为,积极制止,并使之销声匿迹。
王中信:
文物回流是中华血脉的回归
不少人了解鉴定专家王中信是通过一档收藏界人人皆知的栏目《天下收藏》。而除此之外,王中信还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鼻烟壶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王中信从事鉴定近三十年,擅长青铜器、瓷器、紫砂壶、鼻烟壶、古琉璃、料器等古玩杂项的鉴定。作为国家博物馆瓷器鉴定专家与境外市场收藏投资购买团指定鉴定专家,他对于海外文物的回流有话要说。
●艺术品鉴:近日,“肉身坐佛”与32件春秋金饰片份份归国,您能详述一下文物回流背后的逻辑吗?
◎王中信:文物回流的背后有许多因素与缘由。比方说,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大国地位的奠定等;再比如,中国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今天文物回流的一些宏观层面的原因。大致划分一下文物回流所牵扯到的原因,有这样几个层面:政府与政治外交方面、经济利益的趋势以及国际惯例等。
●艺术品鉴:您能详细阐述一下以上这几个层面吗?
◎王中信:宏观层面而言,中国如今的大国形象的确立与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为文物回流构成了一定的充分条件。从外交与政治层面而言,国际友谊、国与国的交往,政府对于文物的保护力度与重视程度等都是这个宏观层面中重要的支撑点。而针对经济层面,其实非常好理解。经济利益的趋势,是大多数文物回流的原因所在。比如,国内的文物交易价格高于国外的文物,自然文物就流回国内了。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而不少人也是看准了文物背后的商业价值、市场价值与丰厚的利益,而铤而走险、钻法律的漏洞和空子,这也在客观层面上造成了文物的回流。
●艺术品鉴:哪些法律漏洞,您可以展开说吗?
◎王中信:由于我们国家的文物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与国际惯例和不少国际公约并没有接轨,所以造成了不少藏家与文物贩子可在其中挖掘到不少商业价值。比如,文物法中针对超过100年“寿命”的文物是严禁交易的,但是若是从国际上流回来的且手续合法的,比如经过仪器检测为合格通过等就可以交易,这就造成不少倒卖贩卖文物的人有空可钻。很多专门的机构就是利用这样的漏洞为文物洗白的。
●艺术品鉴:您提到的文物流到海外之后会有相应的机构鉴定,而在国内我们知道随着《鉴宝》与《天下收藏》等节目的火热,让更多观众了解了许多鉴定家与专家。您认为,机器鉴定与人眼鉴定,哪个更有说服力呢?
◎王中信:这就是最近这些年人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鉴定仪器是相对客观公众的,因为它不需要加入个人的主观因素。不会因为收藏者的贫富贵贱,而有所差别。而事实上不然。痕迹学与眼学是高端鉴定领域的两种流派,流派纷争已久。实际上,用肉眼加上简易的工具,也可以达到精密仪器的水平。要知道,仪器是由人制造的,而且仪器当中的数据也是由人添加进去的,许多人用毕生的经历都可能无法穷尽这世间的许多物件的数据,更何况将些数据都输入仪器,再借仪器给物品以鉴定和说明呢?
●艺术品鉴:最近有关部门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散落在海外博物馆的文物有164万件之多,如此瞩目的数字,让人吃惊,您怎么看如此多的文物成为他国的囊中物?
◎王中信:事实上,真实状况可能比这个数据还要惊人。但是,这两年的确是文物回流的高峰。但是,这个高峰预计很快就要过去了。因为,2008年是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国外的庄园、藏家等无力保管曾经收藏的物品,不少海外华人、华侨、留学人、海外藏家等都纷纷低价将之购买,而后纷纷带回国内。而另一个层面,由于西方文明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皇家文明的传播,不了解东方文明、古代中国帝王文明的人也不会对中国文物产生强烈的认同与关注,所以也会有不少人因为不重视而卖给海外的藏家、爱好者。而近年来出国的人数明显增多,许多人都把能淘来的宝、能购买回国的物件带回来了。这个回流高峰也算要退去了。
●艺术品鉴:在关注海外文物回流的过程之中,有一种声音让人也十分困惑:散落海外的文物若是真落入了懂得文物的藏家手中,或许对文物而言是一种幸事。因为文物可以得以更好的保护、传承。您怎么看?
◎王中信:确实如此,文物的流失与历史上的国立强弱有很大的关系。追溯历史,从清末开始中国的不少地方就被侵略、遍布战火硝烟。政府不重视加上民众流离失所,让不少文物流失海外。而民国时期的文化运动、建国之初的国力之薄弱等都是文物无法在本国得以更好的保管的原因。持这种态度的人,我是非常理解的。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我们国家并没有国力去把文物保管好。好在现如今,我们已经赶上了一个全民重视、重拾对文物的敬仰的一个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人人都会缴纳文物税,这是一笔相对充裕的款项,能够保证文物有相对好的看管方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可能还没有接轨。
●艺术品鉴:但是从民族情感方面,我们还是期望散落海外的文物能够回归祖国吧?
◎王中信:当然,从民族感情的角度这些散落海外的文物都应该缴回。但是,现实状况很不乐观。由于历史年代久远,不少政府换届或者国家政局整体改变,可能再拿上几个世纪的事儿说话,没有太大的力度。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中国太多的价值连城的孤品,可是大英博物馆并不会展出,也不会归还。因为,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的角度,谁拥有这些东西,谁就拥有发言权,谁就可以在专业研究的角度先发制人、掌握一手资料。再有,文物的回流事实上是中华血脉的回流。这些从国外归来的文物多半是在海外的中国人与华人做出的贡献,所以,文物的回流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文物回归到自己的祖国。事实上,这也与华夏文明与中华血脉息息相关。
钱卫清:
防止以“回流”的方式来炒作
由于对文物的喜爱、对传统书画的偏好,钱卫清这位曾担任四级法院法官二十年、律师执业十五年的大律师,也成为了当代知名的书法家和收藏家。作为著名律师、现任亚洲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跨国商事法律研究所所长,钱卫清也对于海外文物的流失持有自己的独到的观点。
●艺术品鉴:近日,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纷纷被召回。在这之中,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文物为何大量流失海外。有不少人说是由于盗墓者的猖獗。您从法律角度来看,偷盗文物或者用不当办法获得文物,会触犯法律吗?能具体谈谈吗?
◎钱卫清:刑法当中对于故意毁坏文物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而言,“故意毁坏文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行为。故意毁坏文物罪,刑法规定:
一、故意毁损国家确定的珍贵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具体而言“故意毁坏文物罪”会有如下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正常管理活动及文物本身的价值,侵犯的对象是珍贵文物。
二、本罪的犯罪客观表现是行为人故意毁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爆炸、焚烧、折除、污损、挖掘、捣毁等。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是在明知的情形下故意实施的行为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艺术品鉴:事实上,现在盗墓者、挖掘者是海外文物流失链条当中的最末端。可能更多的是中间方、中转站,这些人触犯刑法吗?
◎钱卫清:这些人并没有直接挖掘或偷盗,不触犯法律。事实上,若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通过合理价格购买所得的文物,应该算是被法律保护的范畴。若是有关部门主张或怀疑某人是“文物贩子”,就应该采用“谁主张谁取证”的办法,来证明该人是“知法犯法”、参与盗墓等。若是已经中间经过了几道手,这些买家事实上是保护文物的行动。
●艺术品鉴:“肉身佛像”的荷兰藏家答应将之归还,而前不久中国春秋时期的32件金饰片也正式回归祖国。您怎么看现在文物纷纷回流的现象?
◎钱卫清:文物回流的现象是好的。但是现在人们就是担心有些人以“回流”的方式来炒作,或者以“回流”为一种幌子。国内事实上,这样玩的人有很多。有的人把国外“回流”的东西炒好、炒高,似乎是只要是“海归文物”就是好的、就比国内的真正贵重的东西价值高。
●艺术品鉴:您认为炒作回流文物的现象可以杜绝吗?
◎钱卫清:目前而言很难杜绝。
●艺术品鉴:前两年国内也针对文物回流进行一番大讨论,就是在电影《十二生肖》前后,“鼠首”、“马首”、“兔首”等纷纷引得众多媒体的关注。澳门何鸿燊博士以数千万高价拍卖并捐赠“马首”,也让众人瞠目结舌。您怎么看一举动?
◎钱卫清:这其中就裹挟着一些炒作,好比把不值钱的东西炒作为高价,哄抬物价,却暗中交换一些更好的、更值钱的文物。具体而言,我也不知道内幕,但是其中一定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艺术品鉴::您觉得,流失海外的文物明明就是中国的,有的时候还需要某些藏家高价买回来、高价收回,国际惯例或者公约当中,有没有什么规定?
◎钱卫清:按照国际惯例与国际公约等,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事实操作层面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现实无奈的一处。
连紫华:
防止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要重视当代艺术品的传播
随着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中国文物的保护与追讨出计献策。2015年6月,连紫华的作品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作为德化白瓷的传承人,他那保留了神秘奥妙与宗教灵性的德化白瓷,赢得了国际的认可。而如今,作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连紫华,也为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而发声。
●艺术品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流失法国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而在不久前,于匈牙利展出的“肉身佛像”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重视。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连紫华:针对“肉身佛像”一事,我还是拥有发言权的。因为,这座佛像的“籍贯”是福建,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事实上,在福建的不少村落,都有类似的佛像、佛雕等,也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比如宋代、明代、清代等。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有大量的佛像、文物等遭到偷盗,我们家族也有被盗墓者盗走的文物。而“肉身佛像”就是当时诸多被盗的文物的其中之一。事实上,被盗的“肉身佛像”就是福建大田县城章氏一族的所供奉的佛像。在当地,类似这样的佛像当时还属司空见惯的。
●艺术品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发现的流失海外的文物基本都是被盗于20多年前,您分析背后是怎样的原因呢?
◎连紫华:我想,这大概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人们知道,改革开放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沿海地区进行的。广东、福建都属于沿海一带,由于隶属于三明市的大田县与隶属于泉州市的德化县,可以说是享有了一定的政策红利,经济慢慢变好。但由于经济发展之初,人们正在奋力改革、努力致富,并无暇顾及这些旧有的、祖传的物件。拥有者也对于这些物品并不重视。从而导致,成规模的、大批量的文物遗失、被盗。而现如今,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从民间自发的力量来保护文物,可以说很多人是在失去了之后才知道了文物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些佛像等文物为何在以前防范措施并不太好的时候并没有失去,而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才成规模被盗呢?这就牵涉到一个“信仰与价值”的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中期,沿海的人们普遍都意识到了金钱与经济的作用与价值。然而,更多的人或者已经将老祖宗的“祭拜”、“宗庙”等抛在脑后。在过去,人们普遍相信“头上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敢动这些佛像、神龛。而改革开放更多的人意识到经济的意义,却忘记了老祖宗的“陈词滥调”。
●艺术品鉴:听说过去不少地方还流传着一句话“要想富,先盗墓”。
◎连紫华:是的。我认为这样的思想非常不好。我由衷希望政府与媒体可以加大对盗墓者的打击力度,并且高度宣传这些文物的价值。可悲的是,有不少文物之所以能够流失到海外是由于“文物出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链条。好比,真正从文物的交易中获得财富与巨大利益价值的人,是根本不会去“盗墓”的。有的文物盗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犯法,而且冒着触犯刑法的风险却获得了很少的经济利益。所幸的是,猖獗的盗墓在2000年之后所收敛。
●艺术品鉴:您分析风气转好的原因是什么?
◎连紫华:我觉得我们不可以忽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作用。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很少人会想到文化的传播、文物的保护等问题。而当人们普遍都吃好穿好、生活富足后,会意识到精神层面的财富的宝贵价值。
●艺术品鉴:大众媒体的传播也会在一定程度起到作用吧,至少很多老百姓是通过看一些电视栏目才知道自己家的老物件特别值钱的吧?
◎连紫华:没错!但是随着网络、电视等对文物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大,人们会越来与多地意识到文物的价值,至少是知道这些都值很贵的价钱。但是,这些栏目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播文化的价值、传输文物的价值的同时,也必不可少地掺杂了一些以假换真、以次充好、非法收集等乱现象。因为,就我本身而言,由于从小专注于德化白瓷,可能对于鉴定或者观赏白瓷我还是有研究的,但是对于其他的品种我就不那么在行了。而电视节目中,百科全书类的专家让不少人对“鉴定家”、“专家”产生了盲目膜拜,认为只要上过电视就是专家。事实上,成为专家一定要“术业有专攻”,一定要“专”。
●艺术品鉴:曾经有一位台湾的藏家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文物流失并不可怕,事实上,文物流去了懂得它、爱护它的人那里,是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文化。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连紫华:据我了解,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并不占少数。但,这样的论调根本就是在为文物犯罪、为盗墓等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文物圈内,几乎人人皆知,香港和台湾是“文物洗白”中转站。不少香港、台湾人作为文物海外流失链条的中间环节,把文物用较低的价钱收集、再以高价卖出。所以,不少当地的藏家会误以为自己收藏、经手的文物很多,便对华夏文明与中国的文化拥有的了发言权。事实上,不尽然。因为,文化的传播分有载体与无载体两种方式。作为德化白瓷的传承人,我们这些手艺人而言,制作的过程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些技法、工艺等才是文化的内核。而这些只是通过了制作出来的白瓷呈现出来。换句话说,白瓷只是承载了祖先的文化,并非文化本身。而人们口耳相传的、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历史,也不会因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偏多或者法国的藏家收藏的古董多,而发生丝毫变化。
●艺术品鉴:您可否从自己制作德化白瓷的经验出发,来说说自己对于这些文物的感情?
◎连紫华:我看这些文物一定与专业的藏家的角度不同。我会更注重与缘分、也会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比如,白瓷手艺人人人都想拥有一件何朝宗先生的作品,是因为其做工精良、考究,值得膜拜。由于技术的衍变,在明清时期烧灌、雕刻人像、佛像的难度都会远远大于现在。作为手艺人与从业者,我首先考量的是其艺术价值;其次才是历史价值。我并不认同“越古老的就是越好的”类似的观点。文物的历史价值并不等同于文物的艺术价值。其实,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角度来看,早在中国的唐代已经有了文化的输出、文化走出去。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一直以来都是输送给国际友人的信物。白瓷也是,从历史来看一直都是“走出去”的符号。所以,我号召并建议大家能够多多重视当代的文化艺术品。比如,2015年6月,我的作品在泰国展出,并受到当地人的广泛好评与喜爱。我也赠予了泰国个别作品。这其实就是文化传播、文化走出去最好的一种方式啊。若是我的作品被泰国收藏并保留,千百年后,这就也成为了文物。如此一来,不久用不着文物贩子、盗墓者等破费心思从中国盗取文物流传去海外了吗?我想,针对当今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工作,一定要大力重视当代艺术品的价值传播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