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绘画风格的转变过程


沈周(1427年11月21日—1509年8月2日),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师法元四家,并上溯董源、巨然,同时旁涉南宋院体画和浙派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魏园雅集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沧州趣图》等。

细细体味沈周的山水画,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一般称之为细沈,因为在这段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尺幅都比较小,初学于父,叔,泛学诸家,但主要师学王蒙甚多,所以笔法跟王蒙很相似,比较缜密细秀。第二阶段是40岁到60岁之间,多被称为“细沈”到“粗沈”的一个转变,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在此阶段他师法于黄公望,劲健雄起,多大幅之作。在此阶段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庐山高图》,此幅画与宋代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可相媲美。第三阶段是他的晚期作品,多被称为“粗沈”,因为这个时期是属于他的成熟时期,师法于吴镇,笔法精简苍厚,凝重圆浑。但有很多作品,也融眾家之长,在创作中已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沈周 《采菱图轴》纸本 36.3x22.8cm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一)细沈

沈周四十岁之前我们一般称之为“细沈”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为《山溪客画图》《幽居图》和《采菱图》。

《采菱图》为沈周四十岁所作,写成此图后,复填人月圆词一阙,以造孤兴。菱为夏花秋实的水生植物,图中写三名吴中女子,各驾小舟,采菱湖上。近处坡上,三四疏柳,几株枯树,已是秋深菱熟时节。远山不高,坡陀连绵,村落小桥,散见山脚林木际,染色以赭石为主,颇有秋意。用笔匀细,山石作长披麻,柳条下垂,端穆有致,极得赵孟頫“鹊华秋色”之遗意。董其昌评赵孟頫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宋人之雄去其磔。”沈周此图与他晚年之雄健大不相同,欣赏当从渊厚静穆中领取其高古神韵。


沈周《庐山高图》 立轴 纸本 浅绛 193.8x9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细沈”转为“粗沈”的过程

由细入粗,是沈周40岁以后的一个变革过程,画法由细变粗,景致也由繁到简,师法黄公望,劲健雄起,多是大幅之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这幅《庐山高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纸本,淡设色,它的尺寸是纵193.7厘米,横98.1厘米。

这幅《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恩师陈宽七十岁所作的一幅祝寿图。画中用庐山高大威严的形象,来表达对恩师的敬仰之情,而且在图的下部还有几棵高大的长青松和一位特别小的人站在山坡上,这人应该就是沈周的老师陈宽,使画面也更切题意。此寄情山水,也表现了一位文人画家的思想,从而更好的把沈周对恩师的敬仰之情和祝寿的语言而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构图上这幅画不同于以往的作品,采用的是高远法,全景式构图,此构图吸取了五代荆浩、关仝,宋代郭熙和元代王蒙的优点,也显示出从“细沈”慢慢转向“粗沈”的一种风格。笔墨上,在此期间,因为是沈周的一个变革的过程,虽然也师学黄公望,但王蒙的笔意比较多。山峦层叠,树木繁茂,尤其是在山石和树木的皴法上有所体现。山石和树木中,山石的皴法是用披麻皴、牛毛皴、解锁皴夹在一起,皴染的遍数也很多,再加上浓墨点苔,焦墨提醒的技法,使山体更显得苍茫浑厚。树木的内轮廓线与内磷皴的笔墨色相近,树的松叶是细笔中锋用笔,使树木显得更加威武挺拔。整个画面浓淡干湿,虚实布白都安排的巧妙得当,尤其还有作者的题跋给整幅画更增添了一种文人画的意境。

从这幅画再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在构图及绘画风格上,正如文徵明有云:“自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有所临摹,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至四十外始拓为大画。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乱发,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可见虽然王蒙的笔意很多,但此画的这种意境和审美体验却是完全不同。而且在此阶段,沈周四十三岁时,与友人畅饮,忽灵感一来,画了一幅《山水图》,题跋上显示自称“米不米,黄不黄”,这也充分显示出沈周师学古人,但又在此基础上,又加以自己的一些特点,也在发展着自己的一种艺术风格。


沈周《京江送别图》

(三)粗沈

“粗沈”是沈周六十岁以后,属于晚期。这一时期的传世作品较多。如《春雨欲归图》《落花诗意图》《岸波图》《京江送别图》《仿大痴山水图》等等。

晚年,《京江送别图》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六十五岁时的作品。纸本,设色,纵28厘米,横159厘米。这幅画是沈周送别吴俞而作。吴俞是沈周的亲友,也是文徵明的岳父。当时吴俞要到云南一个偏僻的地方去赴任。画面中站在岸边的人做送别之态,而船已渐渐远去,图中的景色是江南一代杨柳葱郁,非常湿润的感觉,也用这风光无限的景致来表达作者送别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从构图上可看出比以往也简疏很多,皴法也不同于以往的长披麻皴,而偏向于短粗的皴法,线条苍劲有力,颜色的晕染比较淡雅。整幅画给人的感觉相比较“细沈”比较粗放,气势雄阔。

粗沈这个时期沈周的佳作非常多,此阶段他醉心于吴镇,笔法精简、苍厚、质朴。但是他又把吴镇的粗豪、黄公望的松秀、王蒙的灵动等众家之长融合为一体,形成了“粗枝大叶”而又“天真平和”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沈周《东庄图册》


东庄图册

作者:沈周

作品尺寸:纵28.6厘米,横33厘米

材质:纸本设色

创作年代:1473年,沈周时年46岁

作品馆藏:南京博物院

东庄”又名“东墅”、“东圃”,是吴越时广陵王治吴时,其子钱文奉所创建,建造历时约三十年,园内“奇卉异木,名品千万”,“崇岗清池,茂林珍木”,又“累土为山,亦成岩谷”,极园池之赏。约四百年后,元末明初吴孟融在“东圃”废址建园,易名“东庄”。

《东庄图》是明代沈周非常重要的一套成体系的绘画作品,是特别为他的好友吴宽所创作的精品之作,画面题材表现的是耕种、读书之乐,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的生活方式。邵宝,比沈周小33岁,为赞美吴宽的“东庄别墅”之景色所作的五言绝句——“东庄杂诗咏”。


引首一开为清代书家王文治题“石田先生东庄图”

沈周《东庄图》画面展现出了一幅绚丽多姿、令人神往的桃源般式的世界,有的悠然惬意,有的高旷明豁,有的深幽清雅,生动地体现了园林景致的优美和居住于此的安然舒意的生活情景。这套作品墨色浓润,线条圆劲,糅粗笔细笔于一体,别具特色。画法严谨精到,用笔圆厚,设色浓丽明快,是沈氏中年所作,为其传世作品中的佼佼者。从绘画技巧上看,这套册页以浅绛山水为基础,大部分画作只用花青和赭石两种颜色烘染,少数用了石绿和石青。通观全册,古雅幽淡,没有富贵气、脂粉气,沈周运用写生式的手法,描绘出的东庄图景里的一切都是安详、宁静、自然的,体现出吴宽包括沈周本人,所追求营造的诗意般的生活。

图册独立成幅,所取景物典型而各有意趣,有田野、树木、房舍等,移步换景,视点高低错落。这些景物显然不是随意照抄的,而是经过画家用心的感悟、概括出来的。

册中画作均无款印,对幅有李应桢小篆书景名。该二十一景点分别为:振衣冈、麦山、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浜、鹤洞、拙修庵、菱豪、西溪、南港、折桂桥。


东城

旧业城东水自围,同游踪迹近来稀。结庐不必如城市,只学田家白板扉。

——吴宽


西溪

翠竹净如洗,断桥水清涟。道人爱幽独,日日到溪边。

——邵宝《东庄杂咏诗》


拙修庵

破屋贮古书,陶匏满前列。此心与道俱,甘为时所劣。

—邵宝《东庄杂咏诗》


北港

北港接回塘,芙渠十里香。野人时到此,果叶作衣裳。

——邵宝《东庄杂咏诗》


朱樱径

叶间缀朱实,实落绿成荫。一步还一摘,不知苔迳深。

——邵宝《东庄杂咏诗》


麦山

芝出麦丘上,种麦不钟芝。百年留世德,此是种芝时。
——邵宝《东庄杂咏诗》


艇子浜

水上架高栋,四方无雨风。晚舟归宿处,不见济川功。
——邵宝《东庄杂咏诗》


果林

青江次第熟,百果树成行。未取供宾客,先供续古堂。
——邵宝《东庄杂咏诗》


振衣岗

崇冈古有之,公独爱其顶。振衣本无尘,清风酒襟领。
——邵宝《东庄杂咏诗》


桑州

汲漫灌桑树,叶多蚕亦稠。云锦被天下,美哉真此洲。

——邵宝《东庄杂咏诗》


全真馆

何处适余兴,寻师谈道经。隔桥云满屋,钟磬晚冷冷。
——邵宝《东庄杂咏诗》


菱豪

东濠凡几曲,曲曲种菱窠。移船就菱实,兼听采菱歌。
——邵宝《东庄杂咏诗》


南港

南港通西湖,晚多渔船宿。人家深树中,青烟起芽屋。
——邵宝《东庄杂咏诗》


曲池

曲池如曲江,水清花可怜。池上木芙蓉,江映池中莲。

——邵宝《东庄杂咏诗》


折桂桥

别墅桥边路,桥因旧所题。大魁还大拜,(桥)潮到觉桥低。
——邵宝《东庄杂咏诗》


稻畦

秋风稻花香,塍间白昼静。主人今古人,田是横渠井。
——邵宝《东庄杂咏诗》


耕息轩

垄上阅耕罢,北窗清卧风。南风读未了,梦已见周公。

——邵宝《东庄杂咏诗》


竹田

楚云梦潇湘,卫水歌淇澳。吴城有竹田,亦有人如竹。

——邵宝《东庄杂咏诗》


续古堂

别院青春深,嘉树郁相向。如闻杖屦声,升堂拜遗像。
——邵宝《东庄杂咏诗》


鹤洞

老鹤爱云栖,石洞自大凿。秋风时一声,飞云散寥廓。
——邵宝《东庄杂咏诗》


知乐亭

游鱼在水中,我亦倚吾阁。知我即知鱼,不知天下乐。

——邵宝《东庄杂咏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