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登陆米兰蒸汽工厂博物馆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集大成者。他曾言“不喜平庸”,其作品布局章法多奇崛,不落窠臼。
值此“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交流年”之际,由紫荆文化集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米兰市文化局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画院、米兰蒸汽工厂博物馆——米兰市政府承办的“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于10月28日在米兰蒸汽工厂博物馆与意大利观众朋友见面。
展览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中艺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执行,并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的荣誉支持。此次展出的近40件作品,由于疫情所碍并非原作,但皆为精品。展览意在呈现中国书画原本的观看方式,营造中国园林的美学空间。观众可以在此体验和感受中国文人手把书卷的乐事,吟诗书写的意境,以及齐白石艺术中的天然之趣。
体验中国古人的观画之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赏画常常独自一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煮茶焚香,展卷吟诗,极尽风雅之事。这样的欣赏方式相对私密,所有作品并非全盘托出,一卷看罢,再展一卷,随着时间的流逝去感受作品中的悠悠意境与辽阔气象。本次展览打破了美术馆常规的展示方式,追溯到中国古人的观画之道,将中国传统的赏画方式与园林意境相融,加上多媒体的引入,可谓移步异景,别有洞天。展览还陈设有中式书房,观众可通过交互技术体验笔墨挥毫的潇洒淋漓,感受中国古人品画的情境与雅集的乐趣。
观画图 李可染20世纪
人物故事册 仇英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感受白石老人的天然之趣
齐白石不仅是19世纪到20世纪一位传奇的艺术家,也是1000多年来中国水墨画艺术发展的集大成者。他的人生可谓多舛与幸运并存。1864年,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户农民家庭,因从小身体羸弱,无法从事农活,因此当了木匠。而立之年才真正开始学画、学诗;不惑之年云游半个中国;时逢乱世,60岁决意辞别故里,避难北京,十年变法,方成大名。20世纪20年代,齐白石的作品在日本被追捧,30年代声名远播欧洲,50年代其画常作为国礼赠予各国首脑。纵观齐白石一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得到“人民艺术家”称号,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艺术大师。
齐白石的艺术自由、自然、自在,于写生与写意间循环进益,在大俗大雅中穿梭自如,尽精微而至广大,深得一花一世界的东方艺术精髓。他“不喜平庸”,作画构思巧妙,构图奇绝,寥寥数笔就将自然之趣化为可观、可思的画面。天趣自成的白石老人,常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人生的慨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他对世间的一切爱的深沉,宏如壮丽山河,微若花木草虫,都在他的笔端唱诵如歌。
红荷鸳鸯 齐白石133cm×33cm 轴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 齐白石30cm×48cm 册页1910年 北京画院藏
开启东方意境的诗画之旅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画如此,诗亦然”。而中国宋代的文豪苏轼也有过类似的表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之说由此大兴。中国人作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以反映画家全面的修养、意趣和境界。而齐白石四者兼善:其诗,朴质感人,耐人寻味;其书苍劲老辣,雄厚沉着;其画,独出胸臆,雅俗共赏;其印,取法于篆,刚健洒脱。他将诗文置于第一,又常常在诗中写尽平生所见、所思。
雏鸡小鱼 齐白石142cm×41.5cm 轴 北京画院藏
“水边雏鸡,其奈鱼何?”写出了小鸡欲下水捉鱼却无可奈何的憨态可掬;“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寿者,劫之余”,写出了画家对于时光的珍惜,以及看待人生的平和之心。细细品读画中题诗,会发现诗意变得生动,画意变得悠长,在诗画之间找到艺术的真意。
展览将持续到11月26日。
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