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四展齐放

  妙合神离&10.5%PBF

  2017年9月5日——10月7日

  第1展厅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开幕/2017年9月5日下午3点30分

  艺术家 :

  李燎、许力炜

  “妙合神离&10.5%PBF”是艺术家李燎与许力炜实施的一项日常生活实践。他们分别生活工作于深圳和南京。由于家庭背景、性格、身体状况、生存境遇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在他们的友情中包含着许多相互的嘲讽与调侃,但也同时带有对于对方身上所具有而自己缺失的特质的欣赏乃至羡慕。基于此,他们开展了一次交互体验式的学习。

  ——李燎 & 许力炜

  社会速写

  2017年9月5日——10月7日

  第2展厅+公共空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开幕/2017年9月5日下午3点

  艺术家:

  城中村自建房调查小组、李墨+小孔、武琼、喻旭东 + 梁广年、自话像小组、朱建林

  策展:

  卞卡、满宇

  这里讨论的速写与意识形态有关,但这仍然是最初的设定,是看客和介入者知晓这个工作的入口。速写本身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甚至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翻译(quick sketch从词意更接近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快图”)。在学院经典的美术史知识序列中,“速写”式的表达式伴随着社会运动共生的,譬如现实主义绘画同期的法国大革命,以及延安精神指引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中振奋人心的深入生活的工作方法。抛开技法的意趣,作为行动者感知世界的方法和行动的组成部分,“速写”的内在指向了行动者身体经验之外干预式的“活生生的社会关联”。速写训练课程的其中一种被称为“生活速写”,这里我们用“社会”置换“生活”,或许和这个项目涵盖的内容更契合。

  ——卞卡 & 满宇

  新诗集

  2017年9月5日——10月7日

  第2展厅+公共空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开幕/2017年9月5日下午3点

  艺术家:

  范晓、姜吉安、金阳平、康学儒、李继开、李文旻(澳大利亚)、刘任、马国峰、田芒子、任瀚、王彤(瑞典)、伍伟、吴啸海、于艾君、张光琪(中国台湾)

  策展 :

  于艾君

  展览择取了当下若干位在“素描”领域有所进取的艺术家,通过“作者研究”的方式对其工作成果进行样本化的编排呈现,以期展开关于当下素描的思考研究。文学、叙事和(传统)素描形式的纠葛构成展览的表达线索。

  作为主要(绘画)作品形态和生发缘起基本来自素描或素描启示的艺术工作者,我经常在被问起相关问题时想到,从素描到当代(纸本)绘画及其他具有实验性和“平民性”的艺术,从(架上)素描到将作品或行为展示或实施于公共空间现场的“泛素描”作品,它们之间必然的分野在哪里?以素描的方式和占了半壁江山的物质性素描参与构成的雕塑、动画和行动现场及其遗迹,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和论述它们的工作?

  素描,这种被“市场”边缘化的表达,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当代“贫穷艺术”。其实,在跨媒介成为表达常态的当代,作为一个艺术家,将绘画——或者说素描——放置于表达的框架和需求下才是最为重要的,按照一种结构性和方向性的需要,再去选择哪怕是最为简单的材质、工具甚或方法。

  所以,与其说我把某些——与“素描”之间存在着某种明确的联系,继而引起命名争议的——作品与实践视作素描(经验),莫如说,我愿意把它们看作素描(的荣耀),我认为这是对艺术“根性”的追慕和艺术品质的赞许。

  作为策展人,我认为对艺术家的选择就是观点和观念本身,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具有冲突性的自我实现吧。我乐于看到坚定、敏感以及民间的、生成状态中的、可见可感的未来,也着迷于呈现素描(创造)的中间状态,比如,像草图却语言特异的绘画,依赖“素描”经验的绘画(装置),完成度极高的类“素描”,作品推进状态和情节氛围像“素描”的视频、行动及其“物证”或影像作品,等等。传统造型媒介在当代的许可和激发下,相互侵入、相互控制、相互重组,重新化合成新的艺术物种,这才是一种令人着迷并值得艺术从业者以身相许的景观,也发散着艺术真正的活力。

  ——于艾君

  叙事的瓦解

  2017年9月5日——10月7日

  第5展厅+第2展厅&公共空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开幕/2017年9月5日下午3点

  艺术家 :

  徐悲鸿、刘海粟、吕斯百、吴作人、杨建侯、卢是、毕颐生、苏天赐、刘稼祥 、杨培钊、徐明华、张华清、吴支超、冯健亲、李荣洲、沈行工、高柏年、陈少立、陆长根、朱新建、钱大经、丁方、王浩辉、杨志麟、朱青生、管策、盛梅冰、吴维佳、封加樑(按作者生年排序)

  策展 :

  许力炜

  鸣谢 :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1929年那场关于艺术标准的争论中,素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命题而非画种内部的媒介技术要求,艺术家们有着自觉的介入社会意识形态塑造的愿望和信仰,即通过艺术革命达到社会革新的政治抱负。

  伴随着宏大叙事向形式风格的让渡,争论中的“艺术家”渐渐转变为埋首耕耘的“画家”,绘画回到了一个较为“安全”和去先锋、去政治的境地,当初所争论的那些命题,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绘画之外的“当代艺术”承担起来。可是这种“担当”带来了新的质疑:艺术是否真的可以如此广泛地“介入”?这种“介入”在多大程度上是艺术对于其它学科领域的妄自尊大和肤浅图解?而貌似“退守”的绘画是否真如想象一般在纯形式语言的天地里而无涉政治?

  我们以南京为地域范畴,对“二徐之争”以来的素描演变加以整理研究,试图重新审视这一叙事的瓦解和作为“旧媒介”的素描中仍然潜藏的可能性。

  ——许力炜

  素描新辑

  ——AMNUA素描四

  2017年9月5日——10月7日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出品人 Producer:

  李小山 Li Xiaoshan

  策划&协调 Curator & Mediator:

  王亚敏 Wang Yamin

  展览、视觉设计 Designer:

  曲俊 Qu Jun、高雅 Gao Ya、张鑫 Zhang Xin

  媒体 Media Specialist:

  刘婷 Liu Ting

  策展助理 Curatorial Assistant:

  胡心仪 Hu Xinyi、蒋雨航 Jiang Yuhang、范佳韵 Fan Jiayun、弗朗西斯卡?

  蕾裴 Francesca Leiper、阿丽娜?科诺駦科 Alina Krotenko

  公教 Public Education Specialist:

  宣文陵 Xuan Wenling、李莉 Li Li

  行政 Administrative Specialist:

  毛春海 Mao Chunhai、王韵 Wang Yun

  《素描新辑——AMNUA素描四》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 “AMNUA素描系列”项目的第四回。这一回,项目采取“素描合辑”的形式,用若干不同独立展览和项目的形式,用不同专题案例研究的方法集体编辑和造型。

分享到: